邵阳网首页 > 随笔 > 明朝官员休假幸福指数:太祖时期的悲催与嘉靖时期的幸福对比
明朝官员休假幸福指数:太祖时期的悲催与嘉靖时期的幸福对比

TIPS:本文共有 24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根据最新研究数据显示,明朝官员休假幸福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时期差异。研究发现,在太祖时期,由于朝廷政治斗争激烈,官员们休假时常被迫卷入政治斗争,导致休假幸福指数最低,可谓悲催;而到了嘉靖时期,由于社会相对稳定,官员们在休假时更加能够享受家庭团聚和休闲时光,因此休假幸福指数较高,表现出更加幸福的状态。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了解明朝官员生活状况以及时代变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下人们生活状态的新视角。

明初,因为朱元璋本身的原因,官员的休假时间和次数非常少。一年可以休三天。其后,历代皇帝逐渐有所放宽,除去洪武朝之外,总体来说,明代的休假包括:例假(法定假日)、赐假、事假、病假四大类。

休假制度促进了官员在娱乐休闲方面的消费

法定假日被称为休沐。在法定假日中,隶属于翰林院的庶吉士,可以五天一休。国子监的官员们每月初一和十五各休一天。明代非常注重“元宵节”,因此,元宵节法定假期是十天,从正月十一日开始(永乐七年开始实施)。元旦(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假期)从正月初一开始放假五天。冬至休假三天。

赐假则全看皇帝的心情而定,并无定数。

事假包括省亲、祭祖、迁葬、婚假、送葬等。事假官员要上书朝廷由皇帝定夺,事假一般在两个月左右。请事假是有资历要求的,例如宣德元年(1426年)规定:南北两京之外地方官员,只有任职九年业绩考察期满后才可以省亲迁葬。成化年间规定:南北两京离家六年后方能省亲,地方官员离家十年后才能回去省亲、迁葬、祭祖。

在上述事假中,亲生父母亡故的丁忧最为特别。基本没有资历要求和附带条件,期限长达27个月。违反上述事假的代价一般是扣罚工资。

明代的病假可以说是历代最不人道的休假制度。无论在请假对象、条件限定等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定。例如五城兵马司的官员,竟然没有病的权利,生病了只有退休一条路。再如地方官员。朱元璋时期规定,无论品级多大,地方官员一律没有病假甚至不允许为此辞职。

直到成化六年(1470年)才允许辞职。但真正辞职的人并不多。

隆庆五年(1571年)才允许因病辞职。有明一朝,只有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到万历二年(1574年)这三十年较为幸福,地方官员可以患病休假。

再如,御史患病可以回原籍调治。到了明英宗时期(1436-1449,1457-1464)朱祁镇时期则规定不准回家。许多在京没有亲属的御史竟然因为缺医少药而死亡。到了成化年间,因为湖广道监察御史李麟、龚谦,河南道御史伍骥等都因无人照顾而暴亡。

病假次数也是有规定的,病假达到三次就必须退休。与此同时,患病时间超过三个月的,工资停发。

在休假,特别是丁忧期间,有许多明朝官员在民间进行了大量的娱乐活动。从而,使得民间与官僚阶层产生直接关系,进而带动了宫廷娱乐形式的变化。那么,明朝时期民间的娱乐形式都有哪些呢?

明代的老鹰抓小鸡、跳绳、高尔夫球

民间的娱乐形式有许多。例如民间的庙会就有飞叉、中幡、耍花坛、双石、杠子、石锁、花砖、舞狮子、竿术、刀门、马戏、弄伞、筒子、扒竿、蹬梯(车、人)、筋斗 、弹(捶丸)丸等各种杂技。除此以外,还有魔术、口技等。例如,中国第一本魔术专著就出版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里面记载着20多种魔术表演。

其中“捶丸”是明代中后期,宫廷与民间都非常流行的一种运动。起初,捶丸只在民间流行,其后才逐步进入宫中。

捶丸由唐代出现的步打(类似于今天的曲棍球)发展而来,到宋代基本成型。在宋代,从宋太宗开始每年的三月都要举行捶丸比赛。捶丸使用的球杖和今天的高尔夫球杖相似,呈L型,玩法也相似。用弯曲过来的木耙极大由硬木做成的小球,以进入洞穴的多少来决定胜负。

在民间儒家子弟当中最流行的当属围棋和象棋。

到了元旦,与宫中千篇一律的烧香、放鞭炮、跑马(由顺天府在东直门外举办)不同,民间的娱乐形式非常多。主要有:逛花市(这是明朝的一大贡献)、杂技、游艺等。其中,放的鞭炮比宫中的要丰富许多。鞭炮的名称有霸王鞭、地老鼠、几十种之多。

除了以上外,还有一些自娱自乐的游戏,例如儿童玩的“抓子”。这种游戏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至今仍在某些地方流行。笔者小时候玩的一种“抓子”游戏是这样的:将石子儿放在掌心,然后抛起。之后用掌背接住,再抛之后掌心接住。由此反复,直到跳出为止。看谁坚持时间长。当然,这种游戏一般是女孩儿玩的居多,男孩儿在笔者小时候主要是“摔方宝”。明朝这种游戏没有出现。明朝男孩儿玩的一般是踢毽子。

儿童群体游戏,就是至今我们仍在玩的老鹰抓小鸡、跳大绳。

成年人的游戏方式有很多,例如掷骰子、推牌九、一点半、四色牌、掷小谣儿、打梭哈、捡红点等室内游戏。室外游戏如六博、投壶、高跷、弄丸、陀螺、竹马、八卦阵等。

元宵节因为是大节日,所以娱乐形式比较多。例如宫内有逛灯、蹴鞠(由宫内嫔妃组织的“齐云社”表演)等。成化年间,由于民间娱乐形式影响加深。宫内也开始有了魔术和杂技。

清明节除了踏青之外,就是嫔妃们可以玩秋千。民间则继续表演着高跷、杂技。

端午节,皇宫会在西苑举办龙舟比赛。民间除了龙舟比赛之外,最盛行的当属斗草。这种游戏,现在仍然被民间游戏着,史料正式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这种游戏现在属于儿童游戏,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属于老少皆宜的面目。主要玩法是:拿树叶或草的茎相互缠绕,双方用力拉,哪方的草茎先断哪方输。

同民间一样,七夕节,宫内女眷也会进行乞巧活动,由宫内24衙门之一的兵仗局组织。

紧随其后的中元节,宫中的甜食房要照制进供佛波罗蜜;西苑要做法事,放荷灯。至于观赏盛开的荷花、斗蟋蟀等,也是这月宫中的娱乐活动的一部分。

明代宫廷的娱乐形式在武宗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正德三年(1508年)命令天下将擅于杂技、骑射、马戏、曲艺、戏曲、吹拉弹唱的人送到北京,并在河间等府建造乐户的居住地。

然而,随着娱乐形式的增加,治国勤奋度也越来越差,从正德开始,明朝除了隆庆属于无可争议的明君外,其他皇帝或多或少都被人批判。喜好享乐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

洪武荒政体系让明朝存在300年,影响后世600年

晚明经济繁荣的背后:工人日巧一日,人情日薄一日

论天下乞丐,朱元璋第一,他第二,不是洪七公等虚构人物

小编关于《明朝官员休假幸福指数:太祖时期的悲催与嘉靖时期的幸福对比》就分享到这儿了,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加收藏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wxmusicool2024-01-26 14:13wxmusicool[天津市网友]150.242.7.227
    @无事闷闷 看来不同时期的官员休假生活差距还是挺大的,历史真是精彩多变。
    顶10踩0
  2. 无事闷闷2024-01-26 13:57无事闷闷[上海市网友]203.12.103.242
    明朝官员休假幸福指数的差距也太大了吧,历史真是不公平啊。
    顶30踩0
  3. 看淡世道壹切,不過如此、2024-01-26 13:41看淡世道壹切,不過如此、[国外网友]203.190.97.146
    嘉靖时期的官员们休假幸福指数一定很高,生活肯定舒适多了。
    顶0踩0
  4. MTer°2024-01-26 13:25MTer°[山西省网友]183.91.130.16
    太祖时期的官员休假幸福指数真的太低了,太辛苦了吧!
    顶6踩0
推荐阅读
湘ICP备19021678号
Copyright © 2023 邵阳网 i07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