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网首页 > 推荐 > 岁岁清明:留恋经典 观影感悟
岁岁清明:留恋经典 观影感悟

TIPS:本文共有 15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岁岁清明》是一部经典电影,讲述了一个跨越数十年的家族故事。影片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多个时期的故事交织展开,呈现了家族成员在不同年代的爱恨情仇。影片以清新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表达闻名,同时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展现了岁月变迁中人性的坚韧与温情。影片在观众中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打动人心的家庭情感之作。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感受到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影片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演员的表演也备受好评。《岁岁清明》是一部让人震撼心灵的电影,深受观众喜爱。

导语:经典电影《岁岁清明》观后感

程晓玲编剧、萧风导演的《岁岁清明》不是鬼片,跟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仪式也没关系。《岁岁清明》的得名是因为剧情跟“明前茶”有关系。叨前茶是清叨节前采制的茶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为茶中佳品。民国年间,清明前后,杭州地界。山外做茶叶生意的尹家爷爷带着孙子尹逸白来山里品新茶,山里打理茶园的大叔和他的闺女阿敏热情待客。上着洋学堂的逸白少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身形瘦弱,离开轿子就不会走路。在漫山遍野的绿意中,少爷恢复了生命活力,脸上泛出从未有过的红色。情窦初开的阿敏则由轻度“鄙视”到心弦拨动,不知不觉地爱上了逸白。这一段让人想起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

一个是在世外桃源的深山,一个是在民风淳厚的小镇;一个是单身茶农带着女儿种茶采茶,一个是孤独老头带着孙女撑船摆渡。女孩儿都有了自己的心上人,父亲和爷爷都知道女孩儿的心事,但其心愿碍于身份之别和年代之乱而无法达成。清新淡雅的山里风光,隐秘不传的女儿心事,抓鱼采茶的生活场景,淡淡的忧伤,浅浅的嗟叹,《岁岁清明》的开篇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抒情意味。又是一年清明节。阿敏天天盼着逸白到来,“青石板都扫得脱了皮”逸白终于来了,但阿敏的笑容低在了脸上。少爷已经成婚,同行的还有少奶奶天巧。阿敏最初充满敌意,但在与天巧同行“论道”之后,她成了闺蜜——因为爱同一个男人,而有了共同的秘密。

扮演阿敏的演员身材茁壮,有“宜男之相”,而扮演天巧的演员身条纤弱、气质飘忽,出场就有倩女幽魂的感觉。两个女人因为心里有爱,各自作出了不事张扬的牺牲。片子里说,“我们敬天敬地,不能不敬善良”。戏外的观众还得加一句:不能不敬爱情的力量。第三个清明节,银幕上一声巨响,日本人来到杭州,影片的调子陡然转变。再来时,白面书生逸白穿上了日军的黄裤子,把几个日本军官称为“朋友”,让阿敏给他们烧水烹茶。看到这里,观众会陷入迷乱和愤怒中。然而,剧情随之就是一个转折,书生痛宰倭寇,让人刮目相看“明前茶”是杭州的特产,“杭铁头”是杭州人独有的外号。平素里,身处江南水乡的杭州人斯文平和,但真到了较真儿的时候,他们会激发出誓不低头的犟脾气。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不能不敬天;地厚千里以载人,人不能不敬地纵能横扫千军,未必能折服五尺布衣。真正感化人心者,唯有善良和爱阿敏的心里装着温润的爱,没有惊人之举,给人的感动不绝如缕。同样,人生在世难免厕身荆莽丛中,总有躲不开丛林法则的时候,所以不能没血性。逸白在世人眼里手无缚鸡之力,但他笑嘻嘻地把鬼子送进了地狱。前半部是散文诗,后半部是急急风。在众多的抗战题材电影中,这是别有韵味的一部。当大家都在用神话叙事阐释那段历史时,本片却用细腻的笔瞾描述美景、香茶和情愫。当大家都在喷射廉价的民族主义时,本片却用鱼死网破表达了亡国者的疼痛与抗争。我们应该颂扬民族的血性,但我们也不能不敬情历史。这方面,《岁岁清明》找到了微妙的平衡。它看起来像一部八十年代的电影,但远比那些时尚花哨的作品更用心。

本文是小编对《岁岁清明》的一些解读和看法,码字辛苦,喜欢的小伙伴朋友可以点赞转发支持一下哦!

小编关于《岁岁清明:留恋经典 观影感悟》就分享到这儿了,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加收藏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水蓝色娃娃鱼2024-01-29 09:53水蓝色娃娃鱼[上海市网友]114.88.40.185
    岁岁清明,岁岁留恋经典,每一次观影都能带来新的感悟,真是美好的时刻。
    顶9踩0
  2. 野小蒜2024-01-29 09:48野小蒜[陕西省网友]120.46.40.204
    清明时节正是观影的好时机,留恋经典,感悟人生。
    顶39踩0
  3. zhangchao2024-01-29 09:44zhangchao[上海市网友]202.165.109.89
    经典的影片永远让人留恋,每次观影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顶0踩0
推荐阅读
湘ICP备19021678号
Copyright © 2023 邵阳网 i07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