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网首页 > 推荐 > 学生劳动参与现状:调查引发唏嘘 家长表示现实不允许
学生劳动参与现状:调查引发唏嘘 家长表示现实不允许

TIPS:本文共有 26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劳动参与的现状令人唏嘘。调查结果显示,有高比例的学生在学业繁重的同时还要承担家庭劳动或者课外工作,导致其学习与生活压力倍增。许多学生表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享受社交活动或者专注在学业上。家长们也纷纷表示担忧,认为现实的压力让孩子们不得不参与劳动,但这并非他们的本意。一些家长指出,学校与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过于苛刻,导致他们无法有更多时间去成长和发展其他技能。这一现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学生劳动参与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9月16日,教育部出了通知,要求城市中小学校要在每个学段至少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农村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体验。

原本是为提倡培养节约习惯,制止浪费的一次教育行动,却引来不少家长的争议:我们也想让孩子去体验劳作辛苦,但现实不允许啊!

我们国家的孩子在劳动这件事上现状如何呢?

有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

一天1440分钟,劳动时间才占了不到1%,跟美国孩子差距达到6倍,难怪连教育部都看不下了,要亲自出来整改,但每学段安排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其效果真的能达到他们想要的吗?

也许现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一、教育体制原因在如今分数唯上的教育大环境下,家长们普遍偏向于更重视能帮助提高分数的课程,除了学校课程之外,放学后各色补习班忙到起飞,吃饭都恨不得一口吞,一次两次的农业生产劳动又有何能耐撼动孩子和家长们坚决要考高分的心,除了分数之外,其他不管你怎么说,我过个场,合格就行,毕竟孩子学业压力已经够大了。

不仅是家长,对于不少教师而言,除了分数其他也都是次要,从每年大考前的课程安排就能略知一二,美术、体育、音乐等无关考试分数的各科老师突然神秘集体生病,于是班主任宣布只能“辛苦”语数英老师帮忙顶上。

更有调查发现,不少教师对于劳动教育也只停留在“做一些清洁就好,不能挤占正课时间”的观念上,甚至还有36.54%的受访教师表示“劳动教育增加学生负担有违减负政策初衷”。

老师不以为然,家长不重视,农业生产劳动的真正意义根本难以展现。

二、社会偏见原因在我们的历史长河里,向来有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从事农业的人总是给人一种不太聪明,灰头土脸,只能靠辛苦劳作才生存的一种刻板印象。

因为认知不足,不少家长尤其从农村奋斗出来的长辈,尤为不赞同孩子放着富裕的日子不过去劳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几十年甚至几代才脱离了土气,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结果一个新通知,孩子又要回到过去,那自己曾经的奋斗不都喂了狗?自然也会百般阻挠孩子真正去实践。

三、家庭溺爱原因改革开放开放短短几十年时间,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多人的祖孙三代可以说全都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

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听我妈说起她小时候的事,什么啃树皮挖草吃都已经是幸运,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而到了我们这代,虽然说饿不死,但粮食上经济上还是比较抠搜,过日子必须精打细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虽然饿不死人了,但也吃不太饱。

而现在,家家有余粮是常态,因为吃过太多的苦,现在的家长普遍对于孩子更加溺爱,舍不得孩子再去吃苦,认为没必要,自己奋斗吃苦那么久,就是为了将来孩子不吃苦。

因为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导致不少孩子因此缺失基本的劳动意识,认为劳动就该是家长的事情。

更有不少学校会要求家长到校帮孩子打扫卫生,在这样的教育影响下,孩子更是不明白劳动的意义。

劳动是我们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更是帮助增加其社会责任感、培养生活好习惯的一种重要方式。

然而阻力之大下显而易见,教育大环境下的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养成劳动意识呢?

一、家庭言传身教是根本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说过:“一个人不做家事,他今后怎么做天下事,他今天连碗都不洗,他怎么能知道爸妈的辛苦,所以孩子一定要在家里做家务。”

目前,我们孩子的家长基本都是70、80甚至90后,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在这样家庭成长出来的独子父母本身就缺乏劳动的意识和经验,甚至还有不少孩子直接表示:家里的家务都是姥姥、奶奶做的,爸爸妈妈就是玩手机。

一直以来,中国的父母在教育方面都最受诟病,因为太喜欢管孩子了。

小的时候管吃喝拉撒,适婚年龄管儿媳长短,有了孙子还喜欢继续掌控他们的人生,“家务放着,我来就成”是他们的口头禅,自以为是爱,却不成想是害,导致孩子难以养成自理能力,更别提什么劳动意识了。

美国思想家艾默生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到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所以哪怕为了孩子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家长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尝试对孩子放手,相信做家务、打扫、整理也是一种上得了台面的劳动。

二、一专多能才是零缺陷,别让“木桶效应”困住孩子管理学上有一个“木桶效应”的说法,表示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也被称为“短板效应”。

教育部这次对于孩子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的初衷尽管是好的,但不可否认也难以逃离因“木桶效应”导致的对策,尽管是针对杜绝浪费粮食提出,但也不缺乏不少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节约意识,他们并不浪费粮食,可事实表明,就算不浪费粮食的孩子,他们同样需要参加农业生产劳作。

在德国,学校同样重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但他们的小学1-4年级,每周的2节劳作课却包括纸工、木工、编织、陶瓷等,而中心劳动课同样设有四大类,包括技术、经济、家政和职业,爱好什么选什么,擅长什么就专职什么,不用取长补短,尽量在自己的长处上修行、精进就好。

在这个时代,我们也发现啥啥都会但啥都不精的人,其实就是啥也不会,成功的人往往都只专注一件事。

我们可以要求孩子去做农业劳动,但不应该逼迫每个孩子必须在农业方面做出什么成就来,毕竟社会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兴趣也是不同的。

让自己拥有一项非常强的“一专”,储备修练几项过得去不丢人的辅助“多能”,在自身努力和通过与他人合作后,让自己弱势变得可有可无,就是“零缺陷”。

我们不可否认,劳动是孩子成长的基石,舍得用孩子的家长,孩子都更懂得感恩,也更能承受生活的风雨,但劳动却并不等于农业生产劳作,我们应该根据孩子长处和兴趣,保护好每个孩子不同的劳动技能,保持劳动兴趣,最终找到自己的方向。

对于这次的教育部安排中小学校进行农业生产劳动,家长你怎么看呢?

——我是小皮育儿经,育婴师一枚,职场妈妈,带娃码字——多平台优质作者,孕产、育儿、儿童心理研究爱好者——孕育、带娃是当家长一生的事业,关注我,一起更轻松带娃

小编关于《学生劳动参与现状:调查引发唏嘘 家长表示现实不允许》就分享到这儿了,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加收藏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1272024-02-01 06:12127[吉林省网友]117.138.123.251
    学生劳动与家长现实之间的矛盾,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去解决,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顶2踩0
  2. 陈诒平是死傻2024-02-01 06:00陈诒平是死傻[天津市网友]103.47.6.43
    唏嘘于现状,但也要理解家长们的压力,毕竟他们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
    顶1踩0
  3. 马立俊一夕杂谈2024-02-01 05:48马立俊一夕杂谈[河南省网友]103.30.20.160
    学生劳动参与能促进他们的成长,但确实需要平衡好学业和劳动之间的关系。
    顶6踩0
  4. 雪逝无声2024-02-01 05:36雪逝无声[山西省网友]153.0.19.9
    家长说的也是实情,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需要更多时间学习才能跟上节奏。
    顶36踩0
  5. 启心之程2024-02-01 05:24启心之程[国外网友]45.114.38.125
    这调查结果太让人心疼了,希望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劳动,培养实用技能。
    顶36踩0
推荐阅读
湘ICP备19021678号
Copyright © 2023 邵阳网 i07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