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网首页 > 综合 > 从零开始学习诗歌:如何应对犯孤平 了解三平调的一切
从零开始学习诗歌:如何应对犯孤平 了解三平调的一切

TIPS:本文共有 34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零基础学诗|犯孤平怎么办+什么是三平调?用拗救教你轻松解决》是一本致力于帮助零基础诗词学习者的指南。在这本书中,作者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解释了什么是三平调,以及当遇到犯孤平时应该如何应对。 书中首先介绍了诗词的基础知识,为读者打下学习诗词的基础。然后深入解释了什么是孤平和三平调,通过举例和实战演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此外,书中还特别介绍了“拗救”技巧,通过这种技巧可以轻松解决遇到的难点,让学习诗词变得更加简单有趣。 无论你是刚开始接触诗词还是想要提高自己的诗词功底,本书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和帮助。

导读

格律诗的初学者,经常会遇到一个郁闷的情况。自己觉着合律的诗,别人却说出律了,说是'犯孤平'了。看着某首诗好像出律了,大家又说是合律的,是'准律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什么是'犯孤平'?什么又是'准律句'呢?今天就来说说,格律诗写作时,比较容易犯得几个错误。

诗词格律

1、犯孤平

对于'犯孤平'这个概念,现在还有很多争议。但争议的点,不是有没有'孤平'这个说法,而是到底怎么样去定义'孤平。'什么样的情况是'犯孤平'?古人没有对它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在任何一本古籍上,查到有关的记载。

王力先生

什么是犯孤平?对犯孤平的定义,现在主流的有两种说法。一是王力先生的观点,王力先生说。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中第一字必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了。

王力先生认为

只有入韵的句式,也就是'平'收尾的句式,才会犯孤平。

而格律诗的标准句式里,只有'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这两个句式是入韵句。'仄仄仄平平'不太容易犯孤平,总不能变成'仄仄仄仄平',四个仄。如果变成四仄,就算不犯孤平,也是出律了。

启功先生

另一个观点,是以启功先生为代表。启功先生认为,'孤平'者,必是两仄夹一平。在任何句式中,只要出现两仄夹一平,就是犯孤平。启功先生在他的《诗文声律论稿》中写道:

'律句中忌'孤平',是从来相传的口诀,但没有解释的注文,也没说哪个字的位置例外。如果有人看到'孤'字,而推论到句首句尾的单个平声,也要避忌,岂不大错?因为'孤平'实指一平被两仄所夹处,句子收尾的单平不在内。'

一行白鹭上青天

综合这两个观点,我认为,王力先生的观点是对的,但不够全面。为什么这么说呢?王力先生曾组织大量的学者,用他的观点对全唐诗(四万二千多首)进行查对。只找出了两首犯孤平的。这就足以证明,他的观点还是不够全面。

那启功先生的说法呢?我认为,启功先生说的范围又太广了。如果凡是'两仄夹一平'就是孤平的话。那这格律诗没法写了。什么一、三、五不论就是说着好玩的。因为一、三、五位置稍微变一下,就会是'两仄夹一平'。比如名句'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白'都是入声字,是仄声。而'行'是平声。这就是'两仄夹一平'了。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再看几个例子:

例诗

'平平仄平仄'句式,作为准律句。如果按照启功先生,两仄夹一平就犯孤平的观点,那也是犯孤平了。这是启功先生观点,最不合理之所在。

所以,目前最主流的对犯孤平定义,两种说法还都有不足。王力先生观点略窄,而启功先生观点又太泛。两害取其轻,我个人认为,初学者还是以王力先生的观点,来定义孤平比较合适。

2、准律句

前面讲到'平平仄平仄'句式,如果按启功先生的观点是犯孤平。但'平平仄平仄'是不出律的,是一个准律句。那什么是准律句?准律句是如何产生的呢?准例句有两种,分别是:

五言

平平仄平仄

七言

仄仄平平仄平仄

它们是从标准句式,'平平平仄仄'和'仄仄平平平仄仄'变体而来。由于古人写诗,特别是唐诗,出现非常多的(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式。而且有非常多的名篇,都采用了该句式,所以'(仄仄)平平仄平仄',就成了一个准律句。我们直接看一些例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平平仄平仄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无题(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仄仄平平仄平仄

例诗

所以在作诗之时,绝句第三句,律诗第三、第七句,如果碰到'(仄仄)平平平仄仄'时,可以变体为'(仄仄)平平仄平仄'。

3、三平调

'三平调'又称'三平尾'。在格律诗中,以三个平声结尾即称为'三平调'。格律诗对三平调要求非常严,绝不允许出现三平调。整首诗只要有一句三个平声结尾的,那么这首诗就不能称为格律诗。只能称为古风。

由于'一、三、五不论'已深入人心。很多人觉得,只要是一、三、五位置上的字,就可以随便用平声或者仄声。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比如,'仄仄仄平平'句式,如果按照一、三、五不论,第三字可以平可仄。变成'仄仄平平平',这样就是三平调了。

需要注意的是,三平声不能结尾,但是可以出现在句子中间。

王力《诗词格律》

4、拗救

在写作格律诗时,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写了一句非常满意的诗,但是平仄出律了。改又很难改到自己满意,怎么办呢?拗救来帮你解决问题。

拗救,顾名思义,拗就是出律了,平仄不符;救就是对出律的位置,采取补救的措施,从而使诗的韵律美感,不受到影响。原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教授,王步高先生说:

坳句有时候可以采取补救的办法,就是在本句或邻句中,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这种方法称为拗救。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王步高先生

拗救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孤平拗救

孤平拗救,就是在'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一个字用了仄,变成'仄平仄仄平'。这种情况,一般要在第三个字的位置上,还它一个平声。变成'仄平平仄平'。关于孤平,遵循一个原则,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两个平声相连,就不会犯孤平。举个例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月光明素盘,'仄平平仄平',标准句式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但是第一个字本该平声,用了仄声'拗'了,又犯孤平,只能第三个字还一个平声来救。

李白

二、同句坳救

同句拗救,就是在同一句中,用后面字的平仄,弥补前面拗的字。比如,前面说的准律句,就是一种拗救。在标准句式'仄仄仄平平'中,如果第三个字用了平声,变成'仄仄平平平'就是三平调,出律了。所以,在第四个字还一个仄声,变成'仄仄平仄平',就变成准例句了。这种方法在五言诗叫'三拗四救',七言诗就是'五拗六救'。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无题(李商隐)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三、对句拗救

对句拗救,就是上句拗了,在下一句采取补救。一般来说出句为'平仄'脚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五言第四个字拗了,就在下句第三个字还一个平声。七言的第六个字拗了,就在下句第五个字,还一个平声做为补偿。举例

例诗

一、三、五位置的字,只要不造成孤平、三平调,都可以不论平仄。所以在格律诗写作时要多注意。拗救相对来说比较难和复杂,格律诗初学者尽量不要去使用。

结束语

近体诗的格律,对孤平和三平调要求非常严,是坚决不允许出现的。所以大家写作时一定要避免。准律句可以了灵活运用。对于拗救的使用,希望初学者谨慎用之。另外补救对句拗救时会出现'失粘'的情况。这个失粘是不要紧的,也算合律。

都说格律诗难写,其实也不尽然。掌握好格律基础,多多练习,近体诗格律还是不难学的。诗之难不在于韵律,而是难在意境。意境及写作技巧就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小编关于《从零开始学习诗歌:如何应对犯孤平 了解三平调的一切》就分享到这儿了,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加收藏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蝴蝶停在秋千2024-02-24 17:15蝴蝶停在秋千[广东省网友]39.0.155.229
    我从来没听说过三平调,看来我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谢谢分享这个话题!
    顶0踩0
  2. 理智ξ有为ㄉ青年2024-02-24 16:56理智ξ有为ㄉ青年[海南省网友]43.225.77.25
    这个话题好有趣啊,我一直对诗歌很感兴趣,期待学到更多知识!
    顶6踩0
推荐阅读
湘ICP备19021678号
Copyright © 2023 邵阳网 i07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