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网首页 > 知识 > 没有眼睛 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没有眼睛 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古人没有眼镜,也没有现代科技来纠正视力问题,那么他们如果近视了怎么办?这个话题涉及古代医学、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等多方面。古代人在面对近视时,可能会采取一些各种方法来缓解视力问题,比如调整阅读距离、减少用眼时间、采用特殊的阅读姿势等。古人可能也会尝试一些传统的草药治疗方法,或者依赖于饮食和锻炼来改善视力。有些古代文献中也对调理身心、保持心态平衡对于眼睛健康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总的来说,古代人在面对视力问题时,可能会采取一些与现代人不同的方法,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趣且值得思考的古代智慧。

文/煮酒君

人对世界最初、最直接的观感,来源于视和听——而“视”更要先于“听”。岂不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人们对于双眼绝对依赖的写照。眼睛,是当今社会人们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相对于现代人拥有先进的科技而言,古人要更加的蒙昧一些,他们对眼睛的依赖更甚于我们。

现代人在生活中,已经不能忽视视力问题,这当中,又尤以学生的视力问题严重。大学校园里戴眼镜已经成为常态,视力正常的学生在其中甚至有几分鹤立鸡群的意味,而我们排除眼疾,发现近视大致是由手机、电脑,以及书本三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如此说来,古人只有书本,缺乏了手机和电脑这两个“帮凶”,他们的眼睛应该是“杠杠的”。

其实不然。我们查阅资料,才发现古人的视力问题其实也是非常严峻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给您的窗户装上玻璃吧”,这温馨的广告词之下,是让人有些咬牙切齿的“看不清”,我们就算心有不甘,却也只能乖乖的掏腰包来矫正视力。不过古人却没有什么办法对视力进行矫正,如果有一天眼睛近视了,那就是坏了,没有半点办法可想,如此,也就让人尤为重视对视力的保护。

读书,是为古人保护视力的“头号大敌”,但习四书五经考取功名,是旧社会人们安身立命之根本,是决计不可废置,他们读起书来,那可是不计代价,就算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古人读书,少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之辈。不过这就给他们的眼睛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读书,尽管精神可嘉,却是为他日近视埋下了“极好”的伏笔。这里提一下关于“凿壁偷光”这个典故,杜撰可能性很大,毕竟古人们不像当今社会一样用电灯,油灯或者蜡烛之流的光想要穿墙而过“养活”一个读书人,可能性不大。

因为读书把眼睛搞得很受伤的,最著名莫过于白居易。白居易自幼苦读诗书,虽然最终以文才名动天下,视力问题极严重。白居易没有近视的概念,只是觉得《眼暗》,“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他在这里明确将眼病“归功于”读书太过用功,言下颇为懊恼。不过他虽然懊恼于眼病,却没有半分“悔过”之意,他在《慵不能》一诗中又写道,“架上非无书,眼慵不能看”,真可谓是“眼睛不息”,战斗不止啊。无独有偶,南宋文学家陆游亦为眼病所困扰,他在《解嘲》一诗中写道:“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莫道终身作鱼蠹,尔来书外有工夫。”仅是一个“枯”字,便可以看出,陆游的视力问题已经是非常严峻。还有黄庭坚、杨万里之流,哪个都是满腹经纶、双眸无神的“读书眼”,不过这票人都算是“屡教不改”的典范,不论眼睛如何,这书是不能不看的——读书对他们而言,并不是生存所必需要的手段,但他们仍然不顾一切的希望能够沉入书中,书之一道,已经融入他们的骨髓,成为了他们精神的一部分。

区别于这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仁人志士,还有一类人,也因为长年累月的读书而导致视力出现问题,二者区别在于,白居易等是不忍释卷,这些人却是不能释卷。白居易捧着书读,是为了书中的黄金屋,这些人则是为了汲取“书”中的信息。古代的管理阶层多是如此他们为让整个系统运行下去,为了让更多的人有饭吃,能够生存下去,只能日夜操劳,皇帝是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一国之君说起来还是威风,可苦楚也是常人难以想象:每天每夜的批阅奏折,处理政事,想不落下点职业病、不近视,谈何容易?当然,也有一些皇帝不必日夜勤政,这里以隋朝炀帝杨广为代表——大隋二世而亡,就是这隋炀帝给闹的。

在早些时候,造纸术尚未出现,人们使用竹简之流作为书册。考虑到轻便等问题,刻在竹简上的文字就不能太大,这也就引发了夜晚阅读困难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是无解的——就算有蜡烛、油灯之流,对眼睛的伤害仍是不可忽视。到后来,纸张被发明出来,人们制作出了线装书,这个问题仍然没能解决,因为线装书上的字虽然比现代刊发的字要大上很多,也无法降低光影交叠对眼睛的损害。

现代医学证明,在不动手术的情况之下,想让近视患者仅依靠药物的治疗恢复正常视力,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古人们在此道之上最伟大的成就,也就莫过于预防了。预防近视,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劳逸结合,杨万里便是此中的佼佼者,“何如闭目坐斋房,下帘扫地自焚香。听风听雨都有味,健来即行倦来睡。”这是他的应对之法,但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可行,诸如寒窗学子,皇帝等等,谁又肯浪费时间、放下手上的事情呢?于是人们另辟蹊径,采用药物防治。

中医推崇自然之道,多采用植物进行防治,如雍正时期,皇帝用杭州进贡的城头菊制成的菊花枕来养神,效果颇佳。不过在这里菊花起了多大作用实在值得商榷,多半还是养神的这会功夫让眼睛得到了休息的缘故。古人相信吃菊花对眼睛是有好处的,而且多倾向于艳黄色的菊花,采来与粟饭同煮同食,这个嘛,效果不太好说。除了菊花而外,枸杞也是“明目安神,有助长寿”的一大明星,甚至《志雅堂建杂钞》里说用枸杞子榨的油来点灯,“观书益目”——这多半就是瞎掰了。在古书里,有明目功效的食材实在不少,如山药等,还得到了李时珍的盛赞,功效有多少,其实是很难衡量的。

《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凡视五色,皆损目,惟黑色于目无损”,这可说是古人对于保护视力最靠谱的理论了,事实也的确如此,史上这样做的人,著名的有李煜、王安石等,将屏风搞成皂色,对眼睛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小编关于《没有眼睛 古人近视了怎么办?》就分享到这儿了,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加收藏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π2024-03-14 22:15℡π[火星网友]103.52.164.130
    古人可能会使用一些中药来保护眼睛,虽然方法不一样,但是爱护眼睛的理念是一样的。
    顶0踩0
  2. 千歌一如既往2024-03-14 21:59千歌一如既往[福建省网友]203.57.71.253
    古人也有解决近视的方法,比如用特制的凹透镜来看远处的景物。
    顶10踩0
  3. 红袖添香2024-03-14 21:43红袖添香[天津市网友]203.19.64.23
    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可以考虑做激光手术矫正视力。
    顶7踩0
  4. 吴痕2024-03-14 21:27吴痕[江西省网友]203.5.47.126
    近视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者隐形眼镜来矫正,不过还是要注意眼睛休息哦。
    顶9踩0
推荐阅读
湘ICP备19021678号
Copyright © 2023 邵阳网 i07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