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网首页 > 综合 > 探究骨质疏松的成因:为何会发生这种疾病?
探究骨质疏松的成因:为何会发生这种疾病?

探究骨质疏松的成因:为何会发生这种疾病?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概念现在已经被很多的人所熟知,它简单地来说叫骨量地丢失。或者说人体地骨骼就象一座房子地框架,这个框架结构不结实了。那么骨质酥松会造成哪些危害呢,是否只是单纯的像房子框架不牢

1骨质酥松症状严重 请警惕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概念现在已经被很多的人所熟知,它简单地来说叫骨量地丢失。或者说人体地骨骼就象一座房子地框架,这个框架结构不结实了。那么骨质酥松会造成哪些危害呢,是否只是单纯的像房子框架不牢,有些摇摆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下骨质酥松的症状。

1、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2、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和最多见的症状,患者起初只是觉得全身骨骼不适,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就容易出现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下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久站、久坐时疼痛会加剧。一般来说,白天疼痛较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会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也会加重。

3、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4、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在轻度的外伤或正常日常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骨折,医学上称为脆性骨折。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手臂远端。需要引起警惕的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第一次骨折后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顺便说一下老年人、更年期妇女都是体质较弱的群体,骨质疏松无疑是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便,希望读者能够得到警惕,养成科学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健康网提供的介绍,大家对其有一定了解了吗,更多问题可以咨询我们健康网骨科在线专家,让专家给你解答。(

2骨质疏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骨质疏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就由健康网专家向你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到你。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骨质疏松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 7.35-7.45之间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尤其是在人体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时,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因此说,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通过改善酸性体质的途径,预防骨质疏松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家指出,食用碱性食品是防止体液酸化,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方法!

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有的人补了几年钙,还是骨质疏松,这就是酸性体质在作怪。酸性体质把人的 血钙中和,沉淀了,不管用了。血钙低了,骨头里的钙就会跑出来补充血钙,结果又被酸性物质中和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酸性体质要想补钙,必须先纠酸,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酸性体质除了造成以上疾病外,还容易失眠、多梦、疲劳、腰酸背痛、四肢麻木、怕冷、便秘、腹泻、急躁、身体肥胖、痛风等。

以上就是健康网关于骨质疏松的原因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骨质疏松的内容请到健康网内科查看。

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主要是疼痛,其次为身长缩短、驼背吸系统障碍。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常见的、最主要的症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转换过快,骨吸收增加。在吸收过程中,骨小梁的破坏、消失,骨膜下皮质骨的破坏均会引起全身骨涌,以腰背痛最为多见。

另一个引起疼痛的重要原因是骨折,即在受外力压迫或非外伤性脊椎惟体压缩性骨折、楔形和鱼推样变形而引起的腰背痛。此外,根据负重能力调查表明,健康人负重力达76kg,而骨质疏松症患者仅能负重26k8,明显低于正常人。

因此,骨质硫松症患者躯干活动时,腰背肌必须进行超常的活动,经常处于紧张状态,逐渐导致肌肉疲劳,出现肌痉挛,从而产生肌肉及肌膜性腰背疼痛。

据有关资料统计,骨质疏松症患者中67%为局限性腰背疼痛,9%为腰背痛伴四肢放射涌,10%腰背痛伴带状痛,4%腰背肩伴麻木感,lo%不仅腰背痛,而且伴有四肢麻木和屈伸腰背时出现肋间神经病和无力感。

那么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要注意哪些呢?由于男性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骨量丢失的过程,最根本的预防方法是青春发育期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最大限度地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在成年以后,仍需注意钙的摄入和规律的运动,避免不利于骨健康的因素,如饮酒、饮咖啡、吸烟等。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呢?(1)应摄入足够的钙;(2)膳食要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3)简易食疗。虾皮30一50克,与鸡蛋l一2只搅拌均匀,放人蒸锅中蒸熟佐饭吃,常食有效;豆腐200克,鲜虾100克,加姜、盐等调料置锅内同婉熟,每日食用。

以上就是健康网关于骨质疏松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骨质疏松的内容请到健康网内科查看。

4看症状诊断自己的骨质疏松

核心提示:确诊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测是最精确的标准。但有没有一些身体信号,提醒我们骨头可能变脆了呢?不妨学学以下六招,提早警醒身体异常。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老龄化发展,骨质疏松已跃居中国最常见慢性疾病的第四位。据估计,中国骨质疏松患者人数超8800万,每两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病。据骨科医生介绍,更年期妇女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最好去医院早检查早治疗。

看牙齿。人到中年,原本没有牙病,但牙齿也开始松动了,这时你要警惕是否是骨质疏松在捣乱。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的状态也开始走下坡路,骨密度越来越低,导致牙槽骨不坚固,牙槽骨骨质疏松就很有可能发生。发生这种情况没有太好的补救办法,但我们可以提早预防,如提早服用钙片,进行跳跃式锻炼,经常叩齿等。

看指甲。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质会流失,引起指甲变软。

看体重。体重的改变会导致骨矿物质密度的变化。更年期体重下降是非常令人烦恼的事情,因为它会带来骨质丢失。研究人员预计,大约有7%体重下降的女性在5年内会出现骨质疏松,而骨质的丢失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看后背。脊柱是支持身体的支柱,负重最大,因此发生骨质疏松症时,脊柱更容易出现症状。骨质疏松症首先会出现椎体内部的骨小梁破坏,数量减少、负担能力下降,疏松而脆弱的椎体受压,易导致椎体变形和身高缩短。

看走路。有的人走路时感觉东倒西歪,站立时不稳,要当心是骨质疏松在捣乱。骨质疏松后,骨骼承重能力下降,就像萝卜变糠了、木头变朽了,再加上肌肉能力随之下降,其平衡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走路不稳,容易摔倒。

看皮肤。皮肤厚提示骨骼好。因为钙参加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细胞代谢,同时也具有营养皮肤及治疗皮肤病的作用,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同时也会伤及皮肤。

以上就是健康网关于骨质疏松诊断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骨质疏松的内容请到健康网内科查看。

(本文由健康网提供,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5警惕骨质疏松的十个信号

核心提示: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衰老问题之一,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超过50%。美国“关爱网”日前载文,刊出美国内布拉斯加州骨质疏松症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莱克博士总结出的“骨质疏松的10个警示信号”。

1.天生偏瘦或骨架较小。骨架较小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年龄会更早。人们在20~25岁时骨质密度达到峰值,从30~40岁开始下降。莱克博士建议,30多岁时最应注意增强骨骼健康,具体措施包括:多吃奶制品等富钙食物,多进行跑步和跳跃等冲击力较大的运动。40多岁时,继续保持饮食营养,增加钙镁和维生素D,多做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

2.吸烟。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会降低骨质密度。成年期经常吸烟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莱克博士表示,研究发现,无论什么年龄戒烟,都会使骨骼受益。但是戒烟越早越好。

3.每天饮酒超过250毫升。研究发现,酒精容易导致骨骼变脆,因为酒精会导致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流失。饮酒越多,危险就越大。饮酒对女性骨骼的影响比男性更大。莱克博士建议,为了保护骨骼,务必减少饮酒量或戒酒。以茶或温牛奶加蜂蜜取而代之。

4.由于乳糖不耐受等原因而不喝牛奶。牛奶是最佳壮骨食物,补充钙质十分关键,维生素D强化牛奶更关键。莱克博士建议,经常饮用牛奶和维生素D及钙镁等矿物质强化豆奶,都有助于增强骨质,防止骨松。

5.出现饮食紊乱症。厌食症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盏警示红灯。过度减肥容易降低激素水平,导致月经紊乱,雌激素水平降低会直接影响到女性骨骼健康。专家建议,厌食症或暴食症患者应及时治疗,恢复正常饮食习惯。另外还应确保经常饮用牛奶,补充钙镁维D补剂,以保证骨骼和牙齿健康。

6.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早。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而雌激素偏低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饮食紊乱、运动过量以及多囊卵巢病(PCOS)都会导致女性雌激素偏低。专家建议,发现月经不规则应及时就医。

7.有一级、二级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家族史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一大重要信号。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病史、姿势不良、身高缩短等问题,那么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相对更大。专家建议,弄清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骨质疏松症,如实将家族史告诉医生,以便正确预测骨松危险。

8.白人或亚洲人、女性及50岁以上人群。3种危险因素中有1种,则骨质减少危险增加,若3种全有,那么骨折危险会大增。60岁以上人群更应当心,因为骨质减少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专家表示,75岁以上女性中,骨折发病率高达90%。50岁以上人群应测骨密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9.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危险更大。女性患者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高度关注骨密度变化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磷酸盐类增强骨密度药物。

10.近两年发生过一次以上骨折,或者发生过异常严重的骨折。不少患者是在小臂、脚踝等处发生骨折时发现自己有骨质减少问题。莱克博士建议,发现或怀疑有骨质减少问题,应去医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该测定结果有助于医生判断骨折危险。

以上就是健康网关于骨质疏松的介绍,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骨质疏松的内容请到健康网内科查看。

(本文由健康网提供,内容/图片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call me 炫er2024-04-04 17:01call me 炫er[国外网友]43.254.27.24
    这种疾病发生原因值得深入研究以预防为主要方向。
    顶29踩0
  2. 静寂2024-03-30 16:28静寂[国外网友]43.230.126.20
    骨质疏松真是让人头疼得好好了解成因才能应对。
    顶5踩0
推荐阅读
湘ICP备19021678号
Copyright © 2023 邵阳网 i07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