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网首页 > 知识 > 乾隆为何增修古代帝王庙 把好几个亡国之君加进去祭祀
乾隆为何增修古代帝王庙 把好几个亡国之君加进去祭祀

乾隆为何增修古代帝王庙 把好几个亡国之君加进去祭祀

乾隆皇帝在其执政期间增修了多个古代帝王庙,并将多位亡国之君列入祭祀对象。这一举措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乾隆帝的治国理念。通过修缮古代帝王庙,他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巩固了统治地位,同时也借此凝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将亡国之君加入祭祀,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是对国家统一的象征,彰显了帝王的崇高仁德与统治智慧。

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专门祭祀古代帝王的皇家庙宇,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在该庙的景德崇圣殿内,供奉着188位古代帝王的牌位,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末崇祯。

乾隆与历代帝王庙有着不解之缘,他曾经六次亲祭帝王庙,并且重修殿宇,在庙内留下四座石碑。这些碑文记录了乾隆对入祀帝王的评价,同时也反映出他治理国家的心路历程。

北京历代帝王庙(资料图)

乾隆三年(1738年),28岁的弘历第一次到历代帝王庙祭祀。据《清史稿》记载,这一年水灾、风灾、旱灾、雹灾、蝗灾频发。十一月宁夏、甘肃发生特大地震,地震又引发火灾、河堤决口。乾隆紧急调拨兰州库银二十万两,并且派专员去赈济,次年他还免去了灾区的所有额赋。亲祭帝王庙之后,乾隆作了一首《礼成纪述八韵》。诗中写道:"志曾希舜禹,心媿作君师。"由此可以看出,乾隆心怀大志,但是对于如何驾驭这个庞大的国家,他还有些惶恐不安。

乾隆九年(1744年),34岁的乾隆第二次亲祭历代帝王庙,这次祭祀没有留下什么感言。为了修缮帝王庙,乾隆从二十七年开始,将景德崇圣殿的顶瓦换成黄色琉璃瓦,并且将主体建筑的外立面换成金龙和玺彩画,从而将正殿的规格提高了。完工后,乾隆于1764年第三次亲临致祭,并且写下《历代帝王庙瞻礼诗》和《重修历代帝王庙碑文》,镌刻在石碑上,立于帝王庙西南碑亭。

这一年是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一年。1644年甲申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开始了大清王朝的统治。巧合的是,这一年也是甲申年,只不过时间已经过去1,正好两个甲子。是年乾隆54岁,而这一阶段也是他统治的巅峰时期:先后平定准噶尔叛乱、大小和卓,并且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此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疆域辽阔,乾隆本人也是踌躇满志,颇为自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口口口°口吃2024-04-10 20:50口口口°口吃[澳门网友]203.32.140.135
    @溯央乾隆对历史人物了解真是相当深入值得尊敬。
    顶26踩0
  2. 溯央2024-04-07 20:55溯央[北京市网友]202.41.8.237
    或许乾隆觉得这些亡国君也有自己贡献值得纪念和祭祀。
    顶0踩0
  3. May force be with yo2024-04-04 21:01May force be with yo[澳门网友]203.12.16.93
    这让我感叹乾隆对历史深刻理解和对贤敬仰情。
    顶13踩0
推荐阅读
湘ICP备19021678号
Copyright © 2023 邵阳网 i07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