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网首页 > 推荐 > 揭示文言虚词奥秘:高考文言文阅读中6种推断方法
揭示文言虚词奥秘:高考文言文阅读中6种推断方法

TIPS:本文共有 51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推断文言虚词作用和意义的六种方法。首先,文言虚词包含各种语气词和副词,通过掌握这些词语的使用场景和特点,可以推断出文言文中的语气和情感。其次,通过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可以理解其修辞和表达意义。另外,从上下文和结构推断虚词的具体含义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此外,利用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环境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也是重要的一种手段。最后,根据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文学特点来推断虚词的使用意义也能帮助理解文言文的内涵。本文将逐一介绍这六种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虚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的作用和意义。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也是让考生畏难的考点。虽说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丰富,用法灵活。尽管如此,也不必心存畏难情绪。只要借助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推断,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仍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同时,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注重考查的是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如果考生能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了推断文言虚词用法的技巧,就一定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现根据近两年的高考真题,例说几种推断技法,供参考。

一、根据语法结构推断

说话作文并非随心所欲,皆须遵循一定语法规则。因此,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高考江苏卷第7题,要求推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此题,可以根据“其”的语法结构特点进行推断。先看A项“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意思是“担忧的是老师的内在。”很明显,这“其”字用作兼语。“其”作前面动词“担忧”的宾语,同时又作后面宾语“内在”的主语。可译作“他(它)”或直接译出所代的对象“老师”。C项“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和D项“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中的“其”,它们都是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的代词。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个”“ 那样”“那”等。唯有B项“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中的“其”作助词用,用于调节音节,没有实义,不译出。当然,答案就是此项了。

(2)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彬之总师也 / 上临哭之恸。”从该项两个例句的语法结构看,第一句主语是“(曹)彬”,第二句主语是“(皇)上”,进一步考察,“总师也”和“临哭”都属于谓语部分,“恸”为补语。可见,“彬之总师也”的“之”用在主谓之间,作助词,起取独作用。“也”用在句末,表判断。“上临哭之恸”句中的“之”处在谓语“临哭”之后,与前一句的语法结构不同,故两句中“之”的用法也不相同。此题要求选出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答案就是D项。

二、根据具体语境推断

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紧密联系文意解题。

(1)高考四川卷第9题B项:“乃欣然就职 /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如果能结合具体语境,推断该项两“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就不难。第一句“乃欣然就职”,王筠是在有人劝其先观望不要出任,并说出自己能与陆机、王坦之这些前辈并驾齐驱,不会有遗憾的话之后,于是兴高采烈地去上任;第二句“乃复请之”,太子是在嫌荆轲动身晚了,怀疑他改变主意后悔了,于是就又请荆轲的。再者,“乃”作副词用时,常用在谓语之前,主要表示在某种情况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外的情况。且往往是在前面所说的条件或原因下,才发生后面的事。表示的是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相因,或时间上的紧相衔接。可译为“于是,就”、“于是,才”等。此题中两“乃”都相当于“于是,就”。此项即为此题答案选项。

(2)高考四川卷第9题C项:“且举先儒之言 / 且贰于楚也。”两句的“且”都处在句首,要理解其用法需要结合上下文。前一句来自选文,后一句选自课文《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前一句“且举先儒之言”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阅读前文可知,是在王柏告诉履祥为学必先立志之后,有“而且”之意。后一句“且贰于楚也”前面原文有“以其无礼于晋”一句,是说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从属楚国却对其怀有二心。通过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两个“且”的用法和意义相同,同为连词 表递进。答案即为此项。

三、根据句式标志推断

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是文言文句式的两个大类。这些结构复杂的特殊句式与固定句式,高考中也不时出现。答题时,可以根据其根据特殊标志来进行推断。

(1)高考重庆卷第11题小题的翻译:“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此句前部分的问句“何难之有?”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倒装句,句中的“有”是谓语,“何难”是谓语“有”的宾语,“之”呢,只是一个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助词,不便译出。将本句翻译成现代文时,需要弄懂这个难点,译成“这是区区小亊,有什么艰难?”,语句才算通顺,译文才是正确的。

(2)高考江西卷第13题(1)小题,要求把“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翻译成现代汉语。稍加审视就能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者……也”式的判断句。句中的“……者……也”两个虚词是这一判断句的标志,不译。译时要加上现代汉语判断词“是”,译文则是“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

根据句式标志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也变得简单容易了。

四、根据所处位置推断

一些文言虚词处在句中不同的位置能起到不同的作用,答题时,可以凭借它们所处的不同位置,对其意义和用法进行推断。

比如“所”这个助词,它与所有的助词一样,不能单独使用。当“所”字与动词(或者与介词+动词)相结合的时候,必须放在它们的前面。一般把“所”字与其后面的动词(或者介词+动词)总括起来叫做“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词组。再如“也”这个助词,用在句末或句中,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1)高考山东卷第10题,要求推断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此题

C项就是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亦即答案。此题所选“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 及其所之既倦”两个句子。略加审视便知,两句中的“所”字均居于动词之前。前一句“所”后的动词“陈说”,即“有事禀报”之意;后一句“所”后的动词“之”(必修2《兰亭集序》的注解是“往,到达”)。即“喜欢的、得到(事物)”之意。一经如此分析,不就很容易推断出这一组就是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吗?

(2)高考浙江卷第17题B项: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吸相吹也

该项这两个句子共有五个“也”,句末两个,句中有三个。据其所处位置,两个句子句末的“也”都应是表判断的,那么加点的两个“也”位居句中,当是起舒缓预期的作用的,几近于判断句式“……者……也”中“者”的作用。毫无疑问,加点的两个“也”均表“句中停顿”。

五、根据代入结果推断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为典型,且考生熟知的,所以只要将熟知其用法的相应虚词,代入到另一生疏句中的虚词去检验,就可以推断其用法是否相同。

(1)高考天津卷第10题A项: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该项的第二句源自课文《兰亭集序》,这是一篇要求全文背诵的课文,考生肯定是熟知的。“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中的“以”相当于“因为”,整句就是“仍然不能不因此产生感慨”的意思。那么第一句中的“以”是否也是“因为”的意思呢?代入试试,整句就是“徐君没有因为自己家境贫寒的缘故竭尽力量资助。”之意,能够作“因为”讲,句子还很通顺。据此,则可以推断此项就是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2)高考山东卷第10题B项:蛟龙潜于其中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与前面一样,该项第二句源自《陈情表》,考生熟知,“急”与“星火”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在”讲,可见两个“于”用法不同,应排除该项。

六、根据特定词性推断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甚至多种词性。考生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就能推断出其意义和用法也会不同。

例如“之”,它具三种词性:

动词。如:“辍耕之垄上”,句中的“之”相当于“到”。

代词。有第三、第一人称两种,前者是一般用法,可以不必特别记忆,后者如“不知将军宽之(代“我”)至此也”属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另外,还有作近指代词用,如“均之(代“这”)二策”。

助词。有五种用法:

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是一般用法。

二是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

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顷之”。

四是宾语前置标志。如“宋何罪之有”,译时省去。

五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之在句子中做主语、谓语或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如果能够识记熟像“之”这类虚词的多重词性,对推断一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很有帮助的。以“之”为例:

高考重庆卷第8题:要求选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此题C项是:“群丐请从之任所 / 之:前往”。如果考生了解“之”可作动词的功能,就能很快推断给出的这个解释是正确的。

再如高考四川卷第9题,要求选出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此题D项是:“不足传之好事 /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后一句是课文《陈情表》中的语句,我们并不陌生。这个“之”前面的“期功强近”,是“之”的限制和修饰语。“之”后的“亲”是中心词,“之”前后构成的是偏正关系,相当于结构助词“的”。那么前句中的“之”是否也一样呢?由“之”前面的“传”这个动词,我们便可断定句中的“之”是代词,后面的“好事”也不是该句的中心词。一经如此推断,你就不会将此项作为答案。

掌握文言虚词,平时应注重这方面的归类、积累,并加强专项练习,才能稳操高考文言虚词辨析题的胜券。

【动手过招】

下面是高考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和山东卷中的文言虚词试题,做一做,看看你驾驭文言虚词的能力如何!

※(北京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以有侯王 争必以利

B.三代之兴 知诸侯之不可复

C.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而诸子之论废矣

D.袭封而争位者 君臣父子相贼虐者

※(天津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B.或以书丑得鞭勉 以行操为基

C.处逸乐而欲不放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D.俗材因其微过 其孰能讥之乎

※(浙江卷)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饰以温慎 举以予人

B.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 儿之成,则可待乎

C.其有国者成败废兴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能不忘失而恩念至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山东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晋泰傅安九世孙也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 若使烛之武见秦母,师必退

C.太建五年,贞乃还朝 良乃入,具告沛公

D.后主因赦舍人施文庆曰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最后提醒:

这类试题的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高中阶段主要有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需要我们平时在学习中认真识记、辨析,并能灵活运用,在文言文阅读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定要结合文本的上下语境进行推断。

参考答案

北京卷:D。【解析】试题分析:D项第一个“者”为助词,“……的人”,第二个“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天津卷:C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能力。题中各选项的第一句是文本中的句子,第二句则是课本中学过的句子,因此可用对比法解答:即先回忆课本中句子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将此带入文本句子去考察,看它们是否相同。

浙江卷:B。【解析】A项“以”,前者是介词,“用,拿”;后者是目的连词,“来,用来”。B项“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其”,前者是指示代词,“那,那些”;后者是语气副词,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还是”。D项“而”,均为连词,前者表递进关系,“并且”;后者表修饰关系,译为“地”。

山东卷: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B项,都是“假如”“如果”的意思;A项,前一个表判断,后一个是句末语气词;C项“乃”,前一个是“才”的意思,后一个是“于是、就”的意思。D项,前一个:于是,后一个:凭借、依靠。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小编关于《揭示文言虚词奥秘:高考文言文阅读中6种推断方法》就分享到这儿了,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加收藏哦!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霜梦泽2024-02-06 16:56霜梦泽[台湾省网友]117.122.163.55
    看完这篇文章,感觉文言文阅读不再那么抽象和晦涩了,谢谢分享这些方法。
    顶7踩0
  2. -stay forever2024-02-06 16:45-stay forever[广东省网友]59.155.163.25
    高考前文言文阅读一直是我的软肋,希望这些方法能在考场上发挥作用。
    顶0踩0
  3. 说好一块﹉、2024-02-06 16:34说好一块﹉、[河南省网友]203.22.24.215
    这篇文章真的帮了我很多,以前总是觉得文言文很难,现在感觉有了新的解读方式。
    顶45踩0
推荐阅读
湘ICP备19021678号
Copyright © 2023 邵阳网 i0739.com